本报道深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,跟踪记录淀山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,采访三地环保部门、科研团队及沿岸居民,揭示跨行政区生态共保的创新机制。

■ 凌晨4:30,青浦区环境监测站工程师徐峰与吴江同事在湖心采集水样;同一时刻,昆山锦溪镇的渔民老周已开始检查养殖区的生态浮床——这种无行政界线的环保协作,正在重塑长三角的生态版图。
---
第一章 制度破壁:三省共治一湖水
1.1 联合河长制的创新
• 示范区设立322名联合河长覆盖全部跨界河道
• 建立"一事一议"快速协调机制解决争议问题
• 水质数据实时共享平台接入三地环保系统
1.2 标准统一的突破
• 出台首个跨省域生态环境标准
上海夜网论坛 • 环境执法"三统一"(标准/尺度/程序)
• 环评文件互认节省企业成本超30%
---
第二章 技术赋能:智慧守护江南水网
2.1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
• 部署56个水质自动监测浮标
• 卫星遥感识别污染源精度达90%
• 无人船巡航覆盖主要支流
上海品茶论坛 2.2 数字孪生流域系统
• 构建水文模型预测污染扩散
• 模拟不同治理方案效果
• 辅助制定生态补偿标准
---
第三章 产业转型:绿水青山的经济账
3.1 传统产业绿色改造
• 纺织集群中水回用率达75%
• 铸造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
爱上海419 • 淘汰高耗能企业132家
3.2 生态价值实现路径
• 水权交易试点累计金额破亿
• 碳汇交易覆盖示范区林地
• 生态旅游收入年增45%
■ 村民见证
"小时候能直接喝的湖水又回来了。"——淀山湖畔生活62年的沈阿婆
■ 专家点评
"这里创造的不仅是生态成果,更是超大城市群协同治理的新范式。"——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