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苏州河从"黑臭河"到"城市会客厅"的蜕变历程,观察滨水空间再造对城市品质的提升

上海花千坊419
清晨的苏州河畔,退休教师老陈正在新修的步道上晨练。他身后是改造后的四行仓库创意园,对岸是新建的亲水平台,几只白鹭在水面掠过。"三十年前这里连窗户都不敢开,现在成了最美的风景线。"老陈感慨道。
苏州河的变迁堪称中国城市治理的典范。上世纪90年代,沿岸聚集着2000多家工厂,河水黑臭程度令人触目惊心。1998年启动的综合整治工程,通过截污纳管、生态修复等手段,使水质从劣五类提升至四类。2020年完成的滨水步道贯通工程,更让市民得以亲近这条母亲河。
改造过程中,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独具匠心。上海造币厂老厂房变身博物馆,福新面粉厂仓库改造成艺术空间。"我们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植入新功能。"城市规划师林女士介绍。如今河畔聚集了50余家文化机构,形成独特的滨水文化带。
但挑战依然存在。部分区段亲水性不足,运营维护成本高昂,暴雨季偶有返黑现象。"治理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。"河道管理部门表示。这条流淌了百年的水道,仍在书写与城市共生的新篇章。
end
上海神女论坛